秘书处:

0755-33268101

끠 搜索

  欢迎访问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简介
    • 组织架构
    • 理事会
    • 监事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协会章程
    • 理事会管理制度
    • 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 入会条件及标准
  • 会员中心
    • 会长单位
    • 副会长单位
    • 理事单位
    • 会员单位
    • 协会章程
    • 入会条件及标准
  • 行业政策
  • 新闻动态
    • 协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行业动态
    • 双碳资讯
  • 经典案例
    • 垂直绿化
    • 屋顶绿化
    • 最美阳台
    • 边坡绿化
    • 桥梁绿化
    • 绿雕
    • 生态景观
  • 论坛交流
  • 产品介绍
    • 种植容器
    • 种植基质
    • 苗木花卉
    • 灌溉设备
    • 灯光设备
    • 管养资材
  • 证书查询
  • 联系我们

【关注】绿色建筑面积超百亿平米,建筑领域碳达峰迈向新阶段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303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北方地区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惠及超过2400万户居民,室内舒适度显著改善;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90%左右。

 

在节能建筑总量已经占全国建筑近半的情况下,我国建筑领域双碳工作如何提质增效,继续向纵深发展?

 

绿色建筑的数字化刚刚起步

 

我国相继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及“数字中国”战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确定趋势是“绿色低碳化”和“数字智慧化”。

 

作为推动建筑领域碳达峰的重要抓手,绿色建筑自带跨行业跨学科属性,既包括材料创新、建造模式创新和建筑运行数字化赋能创新,涵盖从建材制造、施工、运营带拆除全过程的减碳。

 

目前业内的研究方向聚焦在建造阶段和运行阶段,尤其以数字化、智慧化技术为支撑的绿色建筑运行减碳成为研究热点。但从整体来看,建筑业与数字化相互融合的动力不够、成效不足。

 

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过去建筑领域没有明确的低碳目标、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机制约束,因此至今绿色建筑智能建造、智慧运行只是部分头部企业的探索尝试,并未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的应用;另一方面在于政产学研协作对焦不够准、契合度不够高,绿色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未能及时对接到产业实践中,导致结果形似神离。随着建筑业迎来明确的、共同的双碳目标,产学研正在紧密协作,共同加速绿色建筑的进程。

 

尽管从技术层面来说,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为代表的新型技术体系,有望成为整个绿色建筑行业的数字地基,但目前数字技术还仅是一些分散式应用,尚未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形成全场景多维度的整体赋能,绿色建筑数字化低碳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推动绿色建筑乃至建筑领域碳中和,亟待加速大数据在建筑碳管理中的应用。

 

大数据赋能建筑碳管理

 

在诸多建筑领域企业纷纷将双碳目标提上战略发展日程之时,其落地执行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一方面大量企业在过去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极少有碳排放意识,无法进行有效的碳足迹跟踪;另一方面在产品生产、制造、运营流程的众多环节中,如何有效进行减排规划也让很多管理者感到迷茫。

 

面对挑战,建筑碳管理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逐步成为共识——只有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才有可能实现针对复杂业务环境下的全面碳管理,也才有可能逐步建立双碳的治理体系。

 

一些头部企业在碳管理的关键领域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如能耗管理,构建数字化平台,将碳排放的实时跟踪逐步纳入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甚至于上下游经营活动的能耗数据也逐步涵盖。这样的数字化平台正在帮助这些企业建立清晰直观的碳排放定量认知。

友绿碳云助力建筑领域碳中和

 

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指导下,低碳健康地产专业委员会将在博览会期间举办“第二届低碳健康地产协同创新发展论坛”的分论坛,时间为6月29日上午。本论坛友绿将重磅推出大型企业集团/园区碳管理 SaaS 平台--友绿碳云。

 

友绿碳云是友绿在数千个在建和运营项目碳排放大数据和数万条建材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基础上,将自身在房地产建筑业开展碳咨询业务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而成的面向大型集团企业和园区的碳管理云服务平台。

 

 

友绿碳云系统参照ISO14064,GHG Protocol等国际通用碳盘查标准,遵照最新版国标《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51366所提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

 

同时在建筑隐含碳计算方面,友绿碳云也参照了《建筑全生命周期隐含碳计算与评价方法》、《全装修工程碳排放计算标准》,在建筑运行环节,参照了《碳中和建筑评价导则》、《碳中和建筑声明评价导则》、《建筑碳排放报告质量要求》等友绿主编或参编的行业标准。

 

企业碳管理框架参照了友绿主编的《房地产企业碳中和评价导则》、《房地产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作为标准的主编单位,友绿广泛吸收了32家参编企业关于企业碳排放计算边界、采样方法、披露方法等方面的建议,将其充分应用到友绿碳云管理系统中。

 

 
 
 
 
友绿碳云十大功能模块
 
 
 

 

友绿碳云核心十大模块分别为在建项目碳管理、运营项目碳管理、租赁空间碳管理、供应链碳管理、碳资产管理、企业碳达峰预测、企业碳中和规划、碳减排技术分析、数据库管理、双碳政策解读与低碳科技情报速递。

 

碳管理: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现状和趋势、构成和特征,减碳和节能路径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按照《房地产企业碳中和评价导则》广大参编单位的建议,以及友绿为多家房企开展碳盘查的经验总结,友绿碳云将房企碳排放分为两大类:开发项目和运营项目(含自用办公),并强调加强租赁空间碳管理、供应链碳管理(EPD或LCA)。

 

企业碳达峰预测:根据友绿依据IPAT模型,在多家房企碳达峰预测的丰富经验上开发的uGreen模型基础上,基于对房地产行业、住房建筑业的深刻洞察,推导出房地产企业的碳排放增长趋势,并以此推断企业碳达峰路径。

 
小结
 
距离我国第一个目标碳达峰只有七年的时间,国家双碳工作推进步伐正在加快。在此期间,房地产和建筑行业是不可能被忽略的行业。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双碳管理已经迈入新的阶段,碳盘查、碳管理和碳中和已是楼宇持有者和运营者的必选项。将双碳管理纳入楼核心管理工作范畴,将是房地产行业资产管理的新常态。

 

友绿碳云的推出,旨在提升房地产业建筑业企业的“碳商”,为我国建筑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素材来源:中国经济网、36氪、友绿智库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
 
 
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成立于2017年,是全国第一家市级专业性立体绿化行业社团组织。协会现有企业会员近100家,涵盖了行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筑与景观设计企业,立体绿化设计、施工和养护企业,以及苗木资材、栽培基质、灌溉设备、远程控制、灯光照明、排水防水等上下游产业。
联系方式
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秘书处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振兴云谷1栋606室
联系电话:0755-33268101  赖珊珊
网址:www.szvga.org
邮箱:szltlh2017@163.com
微信服务号: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
 

 

 

ꄴ前一个: 无
ꄲ后一个: 无

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产品介绍
  • 会员介绍
  • 论坛交流
  • 经典案例
  • 产品介绍
  •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振兴云谷1栋606
  • 手机:
    0755-33268101(秘书处)
  • 网址:
    http://www.szvga.org
  • 邮箱:
    szltlh2017@163.com

扫一扫

了解更多关于我们

 粤ICP备17131614号-1

返回首页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