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处:

0755-33268101

끠 搜索

  欢迎访问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协会概况
    • 协会简介
    • 组织架构
    • 理事会
    • 监事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协会章程
    • 理事会管理制度
    • 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
    • 入会条件及标准
  • 会员中心
    • 会长单位
    • 副会长单位
    • 理事单位
    • 会员单位
    • 协会章程
    • 入会条件及标准
  • 行业政策
  • 新闻动态
    • 协会动态
    • 通知公告
    • 行业动态
    • 双碳资讯
  • 经典案例
    • 垂直绿化
    • 屋顶绿化
    • 最美阳台
    • 边坡绿化
    • 桥梁绿化
    • 绿雕
    • 生态景观
  • 论坛交流
  • 产品介绍
    • 种植容器
    • 种植基质
    • 苗木花卉
    • 灌溉设备
    • 灯光设备
    • 管养资材
  • 证书查询
  • 联系我们

关注 | 《Science Bulletin》发文,表明中国大城市屋顶绿化可能收获巨大的潜在碳汇

 

 

 

 

 

 

 

 

 

 

 

 

      近日,深圳大学李清泉院士及杨超助理教授联合国内外十余家单位在Science Bulletin (科学通报)在线发表题为“Roof greening in major Chinese cities possibly afford a large potential carbon sink”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利用情景假设估算了我国102个大城市屋顶绿化的潜在碳汇能力,表明中国大城市屋顶绿化可能收获巨大的潜在碳汇,并有利于我国的碳中和目标实现。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约85%的碳排放来自城市,其中大城市是主要贡献者。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碳减排具有高度挑战性。各种研究表明,大规模绿化(如植树造林或城市绿化)可以产生碳汇,从而抵消部分碳排放。然而,我国肥沃的土地(尤其是郊区)已经被农业用地和自然植被占用,在这些土地上引入额外的碳汇尤其困难。此外,沙漠绿化有很大的技术困难和经济成本,并可能使地下水资源紧张。城市中的空地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幸运的是,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带来了大量屋顶资源,或许可以充分用来解决这一困境。屋顶绿化是在有限的城市地区减少必要投资、节约土地和增加绿地的有效措施,从而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

 

      研究团队利用2020年大规模对地观测数据和情景分析(种草或灌木情景),探究了在理想条件下(假设屋顶绿化在良好的技术、管理和投资下能达到天然草地和灌木的最佳固碳能力),我国所有大城市(102个城区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屋顶绿化的可能碳汇及对碳中和的贡献(即抵消城市碳排放的比例)。

 

      研究表明,我国大城市屋顶绿化可能收获巨大的潜在碳汇 (种草约52.2 Tg C yr-1 , 种灌木约41.0 Tg C yr-1),可以抵消大城市约2.4% - 3.0%的碳排放(相当于完全抵消家庭排放),并具有巨大的潜在碳税价值(每年约196 -249亿美元)和缓解热环境和能源消耗的潜力(如减少对空调和供暖需求);此外,优先绿化低层和中低层屋顶可收获绝大部分的碳汇(超过90%)。研究结果为我国的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参考。

图1 中国大城市屋顶绿化可能带来的碳汇容量。(a) 102个大要城市适合绿化的屋顶资源(即平屋顶);(b) 在理想条件下,从中国大城市的屋顶绿化可能收获的碳汇;(c) 屋顶绿化产生的碳汇在整个中国土地碳汇中所占的比例;(d)屋顶绿化的潜在碳税收入价值(根据2020年瑞典碳税);(e) 植草情景下碳汇的空间分布;(f) 植灌木情景下碳汇的空间分布。

 

图2 中国大城市屋顶绿化碳汇来源及对碳中和的可能贡献率。(a) 垂直方向(即低、中低、中、中高和高层屋顶)屋顶绿化产生的碳汇比例;(b) 水平方向(即南方城市、北方城市、西北城市和青藏地区城市)屋顶绿化产生的碳汇比例。(c) 不同区域城市单位面积碳汇潜力(Gg C/ha);(d) 中国大城市屋顶绿化对碳中和的贡献率(即抵消城市碳排放的比例);(e) 中国大城市屋顶绿化抵消热点排放(如家庭和交通排放)的比例;(f) 植草情景下贡献率的空间分布;(g)植灌木情景下的贡献率空间分布。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超助理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李清泉院士为论文通讯作者,其它主要合作作者包括南京师范大学陈旻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唐伯惠教授和陈俊屹讲师、南京大学张智欣博士、微众银行吴海山博士、深圳大学(涂伟教授、张德津教授、黄正东教授、石铁柱副教授、张英慧助理教授、朱松博士等等)。

 

 

 

 

 

 

原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4006017

 

补充文件信息:

https://ars.els-cdn.com/content/image/1-s2.0-S2095927324006017-mmc1.pdf

 

 

作者介绍

 

 

      杨超(第一作者),云南大理人, 工学博士/博士后,现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遥感、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与可持续性等研究。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目前已发表论文近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主要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Bulletin》、《Research》、《Habitat International》、《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Indicator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等综合顶刊及国内外著名SCI/SSCI刊物上。研究成果得到Science官方公众号、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新闻网、中国科协官网、深大官网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受邀担任多个SCI/ SSCI期刊的审稿人(ERL、EIR、STE、FEE、CATENA、 MPB、 JARS、 ASR、Complexity、EM、PLOS ONE等)。

个人主页:

http://saup.szu.edu.cn/info/1094/2519.htm

 

      李清泉(通讯作者),安徽天长人,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主任。曾任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2012年7月至2022年2月任深圳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精密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科学等研究,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类一等奖多项。目前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Research、Science Bulletin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5部,授权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多项。

 

 

 

编  辑:肖智雄

审  核:杨   超

免责声明: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 END -

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
 
 
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成立于2017年,是全国第一家市级专业性立体绿化行业社团组织。协会现有企业会员近100家,涵盖了行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筑与景观设计企业,立体绿化设计、施工和养护企业,以及苗木资材、栽培基质、灌溉设备、远程控制、灯光照明、排水防水等上下游产业。
联系方式
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秘书处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东久科技园4栋103A
联系电话:0755-33268101  赖珊珊
网址:www.szvga.org
邮箱:szltlh2017@163.com
微信服务号: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
 

 

ꄴ前一个: 无
ꄲ后一个: 无

深圳市立体绿化行业协会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 产品介绍
  • 会员介绍
  • 论坛交流
  • 经典案例
  • 产品介绍
  •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振兴云谷1栋606
  • 手机:
    0755-33268101(秘书处)
  • 网址:
    http://www.szvga.org
  • 邮箱:
    szltlh2017@163.com

扫一扫

了解更多关于我们

 粤ICP备17131614号-1

返回首页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